【新闻时刻】以治沙铁肩扛起生态重任,用绿色画笔勾勒北疆壮美画卷!
阿拉善右旗位于内蒙古最西部,生态环境脆弱,沙漠、戈壁和荒漠草原各占三分之一,是全国防沙治沙的主战场。2025年“三北”六期工程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,我监理单位挺身而出,严把工程质量关,全程监督这场生态攻坚。助力实现巴丹吉林、腾格里、乌兰布和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“合龙”,阻止沙漠南侵东移,保护黄河“几字弯”、河西走廊及宁夏平原、河套平原的生态安全。该工程对全旗生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,是构筑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关键举措。
项 目 概 况
项目地址: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
项目投资:7.40亿元
工程规模:
1.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蒙甘联防联治2025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: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任务14.5万亩,包括工程固沙5万亩,人工种草9.5万亩,小型水利水保设施23处。
2.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西南缘风沙溢出带锁边2025年林草综合治理项目: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任务13.8万亩,包括工程固沙5.6万亩,人工种草7万亩,封沙育林1.2万亩,小型水利水保设施23处。
3.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赖山南麓风沙带2025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: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任务13.9万亩,包括工程固沙5.3万亩,人工种草7.3万亩,封沙育林1.3万亩,小型水利水保设施20处。
4.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带状流沙区2025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:完成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总面积23.9万亩,其中:工程固沙2.3万亩,人工种草20.8万亩,封沙育林0.8万亩,小型水利水保设施26处,作业道路5.5公里。
5.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雅布赖风沙口锁边2025年林草综合治理项目:完成生态综合治理11.2万亩,其中:工程固沙6.2万亩,人工种草5万亩,修建小型水利设施15处,作业便道 12 千米。
6.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雅布赖风沙溢出口2025年林草综合治理项目:完成生态综合治理13万亩,其中:工程固沙5.5万亩,人工种草6.5万亩,封沙育林1万亩,小型水利水保设施20处,作业道路20公里。
工程进展·施工动态
草方格沙障建设:截至2025年6月,工程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,施工单位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,确保6月30日前完成固沙草方格建设目标。 未开工地块须于每周调度会前启动施工,并严格执行进度日报制度。
锁边林草带推进:2025年将完成431公里锁边林草带建设,形成1856公里长的防沙阻沙带,填补巴丹吉林与腾格里沙漠间的锁边空白区,阻断两大沙漠“握手”南侵。
联防联治项目:重点围绕蒙宁、蒙甘边界区域开展生态综合治理,构建环两大基地林草防护带,保护军事基地及周边生态安全。
“著名主持人雷蒙老师点赞阿拉善右旗防沙治沙模式”
工程成效与未来展望
生态效益显著
治理成果:截至2024年,阿拉善盟累计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任务9603.45万亩,森林覆盖率由2.96%提高至8.37%,草原植被覆盖度由不足15%提高至23.18%,重点区域实现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
防沙阻沙:2025年工程实施后,将形成1856公里长的防沙阻沙带,有效阻止三大沙漠南侵东移,保护黄河“几字弯”、河西走廊及周边生态安全。
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
产业带动:通过“政府引导、企业带动、基地辐射、农牧民参与”模式,推广以工代赈,鼓励农牧民直接参与生态工程建设,实现“要我干”向“我要干”转变。
农民增收:工程实施过程中,优先吸纳脱贫人口、返乡农民工、就业困难群体参与施工,劳务报酬占比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10%,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。
未来规划与目标
长期目标:到2030年,规划实施332.306万亩防沙治沙项目,总投资达29.32亿元,全面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。
模式推广:总结“阿拉善模式”经验,为全国类似地区提供可复制、可借鉴、可推广的治理经验,助力全球荒漠化治理。